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专业建设  优秀教案展示
优秀教案展示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由于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的不同,人们对审美评价尺度的把握和评价所得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2.明确设计艺术作品既是强调功能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品。

3.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主要包括三点:真、善、美。

(二)课程思政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真、善、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分别反映了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的能动过程及其成果。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认识到美与真、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从内容看,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从形式看,美也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

3.学习、了解工匠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艺术审美标准——“真”“善”“美”的内涵。

难点:在设计艺术范畴内,“真”“善”“美”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思路与育人主题

根据《设计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对照教材,依据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确定本知识点的教学任务。

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是设计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应要求该专业本科生能够了然于胸,并能结合专业实践与专业评价加以灵活运用。

通过学习了解基本概念、掌握评价标准,并要求结合课程思政加以适当延展,凝练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开展课程思政工作。

在价值传播中注意知识含量,知识传播中注意价值观引领,充分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育人主题:情感教育、社会道德、价值取向、辩证思维、理想信念

能力培养:工匠精神的培养,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设计理论支撑

掌握学习理论:期待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而不是上中下各三分之一。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在于他们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在于学习的速度。只要辅以“个别化教学”,即确保一部分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适当的矫正教学或辅导即可。

正手段包括合作性的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教师针对性地解释有关内容。

五、教材教法实践

(一)教学内容实践

以武汉大学出版社的《艺术设计美学教程》开展实施教学工作,并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祁嘉华编著的《设计美学》为参照组织授课。

(二)教学方法实践

1.问题链教学法。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知识问题情境中产生思政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和体验学习的全过程,达到课程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融通并茂,形成一个知识传授和马克思哲学思维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

2.热点讨论法。选取同学们普遍关注的当下社会热议的设计美学现象、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在同学们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在点评过程中以及总结中有机输入与专业知识切合度高的思政元素。

六、教学过程实践

(一)审美标准的基本定义

审美标准——衡量、评价对象审美价值的相对固定的尺度。是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文化心理结构和特定对象审美特质制约,既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又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教学案例:劳动创造美(来源:求是网2017年05月02日)

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中华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实干铸就辉煌,必将谱写彪炳史册的奋斗诗篇,开辟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美与真、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内容看,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从形式看,美也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

(二)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真

真的哲学解释:真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情、行为、物体、语言,对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公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情、行为、物体和语言的过程中,人脑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强烈情绪感觉后,通过反思这种激动感觉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假”的相对抽象的事物或元实体。

1.设计艺术的“真”首先表现为它的客观实在性与可触摸可、感知。



2.实用性强,强调产品的功能。



3.体现为必要性,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或具体问题的某个部分。

思政追问:那么我们这个时代最切实的“真”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当下最切实的“真”!

(三)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善

1. “善”的基本概念

“善”在西方伦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西方人的‘善’是一个有关对象的认识性科学性的概念,是指事物各部分没有矛盾、完备无缺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足性,即‘完善’(完美)”

“善”在中国的伦理学同样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不管是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还是从外国传来的佛,在所有不同的道德中,善都具有至上的地位。和西方不同的是,“古希腊思想家常常讲道德的善恶与一般的善恶(好坏)相混淆的倾向相比,先秦诸子大多从道德的意义上来研究善与恶,从而使先秦时期的善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

2. 思政引导:

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也不是人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而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功利目的和现实要求及其实现,即现实性对目的性的肯定。换言之,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本质力量的肯定性实现,是现实对主体所具有的功利性质。

3. 问题链接: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真的“善”?

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真的“善”!

4.设计中的善:以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为着眼点,考虑人与器具、环境、人的关系,以“服务于人”为最终目标,最后达到自身内心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5.家具设计为例:一件好的家具一定要处理好长、宽、高的尺寸以及周围环境的比例关系。促使人体系统组成部分的生理功能得到最佳发挥并将舒适尺度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使人体自身从生理上获得舒适的感受。


(四)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美

1.美的基本释义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2. 思政映射点:

【美是真善的统一体,即人在实践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 

【劳动创造了美】

3.设计中的美



4.设计美的关键词

造型美、材料美、艺美、技术美、功能美、色彩美结构美、情趣美、意境美、简约美、隐喻美、形式美……

5.思政延伸

工匠之美 

1)工匠之美,美在用心。工匠精神的特质无非是专注、坚韧和淡泊名利,这三个方面的源头是用心。世间难题,最怕“用心”二字。用心,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也是朴素的精神之源。 

2)工匠之美,得于事物工匠之力,工匠之力,源于工匠之心。工匠之心的核心是专注,专注有三个层次:专、爱、忘。 

工匠精神: 

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6.典型案例——《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七、对分课堂“学生自学”+问题驱动

(一)开放探索

不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在探索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资源、知识、自身经验、气氛、鼓励、诱导、澄清、组织被学生认可的经验),确定目标,引导轨道不偏移,并且不约束、不评论、不结论、不总结,但可针对性地提供信息。

(二)基本工作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八、思政教学效果 

坚持“实事求是、创新思维、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等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逻辑说话,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力求内容科学,方法科学,不硬讲,不空讲。在价值传播中注意知识含量,知识传播中注意价值观引领,充分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九、延伸阅读

《马克思审美视域中情感的“现实”转向》

(一)案例意义

“审美”作为当代情感研究的一个领域,广义上是指感官体验。从德国美学传统来看,当代审美理论研究经历了从17世纪中叶鲍姆嘉通对美学的第一次阐述到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的确立, 再到马克思历史唯物辩证的哲学体系形成。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一般, 马克思的审美理论同样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 特别是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和美学的扬弃。总的来说, 马克思在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生产关系的过程中, 颠覆性地确立了探索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现实路径和规律, 其间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生产关系等多方面的价值判断, 建构了马克思情感理论研究逻辑和体系。也正是因为这一基于“现实”的价值“批判”,使得马克思的情感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中饱受非议。导致当代西方众多关于情感研究的文本中,对马克思作品的解读明显缺失。尽管如此, 诸多当代哲学理论的提出与建构都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情感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体性框架,为福柯、德勒兹、伽塔利情感理论的主体性反思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沿着德国美学理论脉络,探索马克思情感理论与德国传统美学之关系, 明确马克思情感理论之特色,发现马克思情感理论对西方当代美学理论发展之影响。

(二)案例反思:

当代情感对审美的研究局限在资本主义的视野之下,是一种异化了的审美,是一种非历史、非现实的幻像的审美。解构了人的主体性、审美主体的现实性、审美方法的同一性以及审美目的的实践性。马克的审美观念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上。我们运用马克思的审美观从唯物的、辨证的、实践的角度科学地回应了当代情感研究中的审美领域,使审美的主体由“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变, 在审美方法上实现了由“唯心主义抽象”向“唯物主义具体”的转变,并将审美的目的由“解构”向“批判”转变。在当下对情感的研究中,引入对马克思审美观的考虑,丰富了当代对情感研究的内涵,实现情感的现实转向,在审美研究中回到社会现实,才能在时代的语境中实现审美观念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和正确的价值引导。